通知公告:
专题调研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专题调研

“三化”同步发展中农村“五空”现象的社会管理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1日  人气:  来源:民革陕西省委员会
民革陕西省委会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强调“三化”同步发展,就是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解决农业效益低下、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偏低、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五空”现象凸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的滞后问题愈发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低下,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土地资源约束趋紧,确保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增大;随着时间推移,人口还会增加,耕地还会减少,粮食的供求关系处在一个比较紧张的平衡状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持续扩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继续推进,我国农村出现的“五空”现象将会愈发凸现。
    一是“空地”多了。有的粮田变成了抛荒田,有的高产田变成了一年只种一季的“休闲田”,还有的粮田成了等待工业化的“围墙闲田”。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有就业岗位的农民对此无所谓,种粮大户也因面积小、地块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不感兴趣。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产出率低,巨大的浪费使人触目惊心。
    二是“空户”多了。目前,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大军中,不少人在城里有了“产业”,全家老少工作生活在城市,但房子、户口还在农村。一片空房在,家中已无人,房前屋后一片凋零。“空户”增多,使得一些地方的村庄显得凋敝,没有活力。现实已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村庄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是“空巢老人”多了。目前农村有70%以上的家庭是子女进城务工经商,“空巢”老人守家,种田的大都是“40后”、“50后”,“60后”仅属少数,种田成了家庭“副业”。农村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趋势,对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是“空托孩子”多了。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随隔代老人生活在一块。“空托”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与隔代老人生活,个性受到抑制,感情生活“缺失”,影响孩子的正常教育和心理健康。
    五是“空管”多了。大批有知识、有能力、年富力强的农村劳力常年外出务工,农村人群以妇孺、老人为主体。农村行政、社会管理已成为“无主体、无对象”的“空管”。
    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建议
    农村中出现的“五空”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必须通过创新管理机制,解决农村出现的“五空”问题,以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创新农村工作模式。一直以来,农村乡镇工作主要模式是:部署工作靠会议,下达任务分指标,推动工作靠典型,推广技术靠培训,中心工作抓到村,有了问题找干部。而现在不一样了,开会人员不齐,指标无人认领,典型理解不了,培训听不懂内容,到户找不到户主。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创新农村工作模式。一要简政放权,解决县乡条块矛盾。目前县级许多部门在乡镇设有分支机构,并且统得过多过死,使乡镇政府工作“唯上、维上、看上”,缺乏精力统一组织和管理区域内的各项工作。通过简政放权,使乡镇工作“唯下、维下、向下”,努力建立新型的乡镇管理体系。二要充分发挥大户、能人、农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农业建设新主体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更多的新主体成为“兼职”的村干部,改造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成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三要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军,从人才、知识上支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2页  [1] [2] 下一页 当前1/2页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0169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西新街22号民主党派大楼2层 联系电话: 029-87277173 传真: 029-87277155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