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书法家 为人民而书
时值甲午马年将近年关,我应邀和被誉为“塞上凤凰”的戏曲表演艺术家陈淑玲,录制完宁夏固原西吉的迎春晚会返程途中,接到了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孟西安主席的电话,电话通知协会要去富平、耀县照金等革命老区举行“喜迎羊年送春联”公益活动。孟主席在电话中特别提到了同去的有李艳秋等大书法家,我欣然应允,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显现出了第一次和李艳秋老师见面的场景。
那是2011年10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在西安香格里拉饭店二楼宴会厅,陕西省侨联慈善总会成立大会的现场。李艳秋,我只闻其名并未见过她,隐隐听到有人说:“李艳秋来了。”我回头望去,只见一位身材匀称的女性穿着一件得体的红色外套,步态匆匆的向我这边走来,我仔细端详着她手中提着的印有她书法的手提袋,又上下打量这位眼前的女性,她人比那宣传袋上的书迹更优雅。
“让我先写作品!”一口标准的陕西话。
上得楼来不由分说一句“我先写作品”一下子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接下来的那场视觉盛宴让我终身难忘,毛笔在她手中自然流畅质朴洒脱,变化层出且仪态万千。一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挥就,又展开一张纸,一连写了三四幅,我看得入神以至于忘记了和她打招呼。
最早闻听李艳秋大名时我还在音乐学院学习,那时我住在陕西省教育学院,爱写字的我经常听在教育学院图书馆工作的伯父提起李老师的书法造诣。
“哎哟”一声,四幅作品写完,只见她双手扶腰很艰难的直立,头上已是汗水淋漓。我赶忙上前欲去扶她,而她却牙一咬转身大步向会场中心走去。事后才知道她那次是在腰间盘严重突出的情况下,忍痛带病来参加那次公益活动的。
这回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工作之时,我又能和李艳秋老师一起去革命老区参加这次公益活动,心中一阵窃喜。
2015年元月十四日,李艳秋老师随陕西省新闻书法家协会20多名书画家,冒着蒙蒙细雨,乘车前往富平。傍晚到达石坊苑农业观光园,一下车,当地的文化人立刻就认出了她,纷纷围了过来,她顾不上吃饭,就开始给在院子等候多时的村民们挥笔写起春联,这一写就是两个多小时。一幅幅飘着墨香的大红色的对联铺满了整个院子,祥和吉庆,映红了乡亲们的脸庞。
第二天我们驱车赶往耀县锦阳镇最大的村子李沟村,一进村数百人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欢迎书法家的到来,李艳秋老师一下车就又投入到了为当地群众的书写中去了。
从中午十点多到下午两点近三个多小时,她笔不停眼不眨,额头上汗水直流,手臂麻木腰都直不起来,同去的戏曲表演艺术家陈淑玲看不下去了,强拉她去休息,她气喘嘘嘘的说:“来就是给大家写字来的,这么多群众围着我,我不能凉了大家的心”。说话间,只见陈淑玲指着李老师的脸大笑,原来她的脸上汗一道墨一道,一个娥眉才女早已变成了大花脸。“已经花了就让花着,咱又不是窈窕淑女,不怕人笑话”说笑中又投入到写字的队伍当中去了。
她乐了,周围的群众也乐了,乐的合不拢嘴,这也许就是“人民的书法家,为人民而书”。用她的话讲这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还给人民。”
几十年来,李艳秋从不以名家自居,不以贵贱取值,而是以一个女侠之心施与生她的这片厚土,以大道之心济于养她的一方民众。不管是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还是江南水患、舟曲泥石流,她总是头来不及梳,衣来不及换,手提纸袋匆匆赶到义卖现场,为亲同手足的灾民、难乡义写义捐。甚至文艺下乡,走进军营,采风慰问,送欢乐下基层,她都是每场必到,逢请必来,哪怕是家里溢了油锅塌了天,她都会放下手中燃眉事,赶赴社会最基层,分文不取地为父老乡亲献上自己作为人民艺术家的一份爱心和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