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董伟认真履行民革党员的职责,经常深入社会及生产一线进行调研、考察,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关注延安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两份,为政府上水平积极建言献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购车需求不断增加,使延安城市本不宽展的街道,更加拥挤,造成市区交通拥堵、停车难。同时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尤为突出,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市民怨气很大。针对此问题,他组织党员深入市区街道、居民家中进行了解情况,并写出《关于解决我市目前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关于解决市区停车难的建议》,上报市委会,在今年延安市两会上被列入重点提案,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市政协列为主席重点督办提案,多年困扰延安百姓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做为一名党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董伟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形式,牢记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典型作用,围绕老百姓普遍关心的农民工进城、老年人无活动场所、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建设不到位、环境保护有缺失等问题,多次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近年来,他写出《关于我市“中疏外扩、上山建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关于解决我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及建议》、《关于提高我市商品房入住验收标准的建议》、《关于尽快实施房屋交易资金监管力度的建议》等许多关乎百姓民生的建议,上报民革市委会,得到民革市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党员的普遍好评。
在民革这个大家庭中,他热爱民革组织、关心民革发展、热心帮助民革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使命,自觉以参政党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入民革组织以来,董伟先后向民革延安市委会和支部推荐了21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其中20名通过市委会考察,被吸纳为民革党员。
回报社会,做好慈善事业
经过几十年的辛勤打拼,企业做大做强了。但是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他不忘回报社会、扶贫帮困,坚持做社会慈善事业。
2010年,他回老家过年,特意去了自己少年时代上学的那个学校——商洛市柞水县红岩寺万青小学。走进学校大门,他看到校园与自己当年上学时几乎没什么变化,低矮的围墙还是土木结构,教室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桌椅板凳仍摇摇晃晃,条件极其简陋。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一刻,他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泪,他暗下决心,绝不能让母校的孩子像他们小时候那样,再在破烂的教室上课。回到延安后,他四处奔波,组织民革企业家和社会力量为学校捐款、捐物,他一次性为母校捐献二十多台电脑、学习用品以及教学设备,价值高达二十余万元,大大地改善了老家小学的教学环境。当地老百姓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回答道:“看到在这样环境上学的孩子们,就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候学习条件不好,是因为群众还不够富裕,我们当年受过的苦,绝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再受了,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尽一点我的绵薄之力,也是一位学子对母校的一片情意”
他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多次支助民革延安市委会和支部组织开展助学、植树、义诊、救灾、扶贫等社会服务工作,为革命圣地延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爱护地球、爱护自然、爱护家园”,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一直是他多年来都想做的一件事情。2012 年3月,他建议民革延安市委会牵头组织民革党员与中国绿色环保协会、延安环保自愿者等70多家单位3000余人,开展了“地球我的家园――创建富裕延安、幸福延安、生态延安”的大型植树活动,共植树30000多棵,为圣地延安种下了人人环保的理念意识,提高了人们对“地球——我的家园”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