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要步入老年,这是自然规律。到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要破2亿,这标志着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自古至今对老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儒家代表人孔子曰:“对老者安之,对少者怀之,对朋友信之”。当今则以“尊老爱幼”为信条,这就是古人常说的“百善孝为先”吧。所不同的是当今更加具体化了,在党的领导下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在本届政府的关怀下,给退休的老年人已连续七年(次)增加养老金,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同时老年人乘车、进公园、参观博物馆等享受免费,这件件实实在在的事,都让老年人及其全家都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爱。民主党派的老人也同样得到了组织的关怀,如:民革陕西省委会交通支部主委张冉宁同志,每到传统节日时都不忘为支部的老年人送去礼物,每年还给支部的老年人订《团结报》增加他们的学习内容,后来才发现这些费用全是她从自己的收入中支付的,她女儿在法国留学,用钱也多,可张冉宁主委总是考虑支部的事。2008年我70岁生日时,在一起工作的民革党员省政协委员于媛同志在酒店请我吃饭还挥毫书写<积善求福>的条幅送我生日礼物,民革同志的关心和温暖之情,在我有生之年是无法回报,不能忘怀。
全社会都在关注着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如:2011年2月16日由山东卫视和脑白金联合推出的“中国十大孝子颁奖晚会”在济南市隆重举行。他们不仅是父母的孝子,也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承者。2011年5月14日“南方日报”报道了广东省完善社会养老,建立了“有奖养老”办法……等。
为使老年人健康长寿,很多报刊,杂志也刊登了长寿之道,如:《健康金生》杂志中,就介绍了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的周有光教授(今年已105岁)和科学家钱伟长的长寿之道,就是从细节开始的低碳生活,以及宋美龄的按摩养生之道……等。
老年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除安享晚年外,是否就无所作为了呢?不!我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对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这使我想起了《团结报》3165号(2006年7月4日)由记者韩芸写的“银发涌动赤子情怀”一文,这篇以云南黄埔同学会工作侧记的形式,真实生动的记录了黄埔老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为同辈人解决生活困难等问题的行动,温暖的不仅仅是老人们的心灵,也在他们的后代、亲友及周围的人群中产生了震动。黄埔同学会重视做好后代与亲友的工作。请他们作为特邀联络员,通过组织他们学习、培训、吸收他们参与宣传、参政议政、调研、联络接待工作,加强了与他们的联系。在这些交流互动中黄埔爱国精神得以传承。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现实的感受,因为生活好了,身体也健康,所以有的老年人自发的去做义务交通员,有的自费订报纸供村民看,宣讲党的政策和科技知识,还有的做扶贫助学之事,如:白芳礼老人蹬三轮车近20年,先后为天津耀华中学的300个贫困孩子共捐出了35万元的助学款,93岁去世。这一精神为世人所感动。
为使台湾早日回归,一些台属老人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主动向台湾的亲人宣传党的对台政策,述说大陆的建设和进步,有的还主动参与招商引资活动,也有撰写稿件宣传党的统战政策,民主党派的老人为组织的发展在尽心尽力。这些老年人力量虽小,所做的事也不大,我想这也是他们对党的报恩之举吧。若能设一个“老有所为”奖项的话,应该把这个奖项颁给他们。
省政协副主席、省民革主委李晓东同志从任副主委至今,多年来对来陕的老年台胞他总要抽时间自费设宴招待,与他们热情交谈,为他们提供方便。李鸿超,张佐鹏,贾祉莘等都是高龄老台胞,对李主委平易近人、为人正派、热情好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他们的子女来大陆考察投资项目前,先找李晓东请教、咨询。李主委常说:“对台工作,大家务必要做好,不可大意,这是事关祖国统一的大事”。
1999年我二弟-贾鸿勋结婚,证婚人王金平,婚宴休息时,王对我六叔-贾祉莘说:“听说你每年大年初一还有活动?”“对,我从大陆探亲回来后,大年初一早上就领着全家三代十几口人,在院里朝北,三鞠躬,说三句,感谢邓小平先生,因为邓小平的政策好,我们可以回大陆探望亲人,大陆建设的好,一年一个样,小孩在大陆做生意赚钱,生活的好,对台商还有优惠政策,我当然要感谢邓小平。你说对吧?”王点点头,两人相视一笑。2007年1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已年过八旬的六叔贾祉莘接受了马英九等三人的聘请,出任竞选总部顾问,整日忙碌,大年初一早上六叔照常领着全家人在院内面朝北,三鞠躬,说三句感谢邓小平先生,之后对全家人说:“吃水不忘打井人,你们记住,年年初一要鞠躬拜谢邓小平,这不能忘”。
七十年代初,一天厂办主任说“厂长找我”。我走进厂长办公室,看到七、八个人坐在那,突然有两个人起身来到我面前,每人抓住我一只手,一看是多年未见的原西北工程管理总局副局长黄欣(后任福建省经委主任)和他爱人史流(在福建省委工作)。黄欣说:“我们这次是专门来看你的,这几位是我的老部下……。”我看着这位1930年八岁就参加革命,十二岁参加长征,二十一岁任陈毅元帅的作战科科长、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戎马一生,如今已是满头白发之人。这时门外有20多位部队转业的职工要求与黄欣照像,大家一起到厂门口,我在一旁看他们集体合影,刚照完,黄欣夫妇就把我拉过去三人合影两次,人越来越多,都想看看他们的老师长,这是黄的一个团集体转业而成立的西北金属结构厂。
下午来车把我接到西安人民大厦和他夫妻二人共进晚餐,他们问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黄说:“明天去看看丛一平几位老同志,就回福州了。”席间史流说:“老黄恢复工作后一直想来看你,经常说起在文化大革命武斗中,要不是你把他带到西安,很难说能活到今天,当时自杀和被打死的人不少,老黄又是全省的揪斗对象,说他是走资派、假革命……。”我们边用餐边回忆了文革中的这段岁月。
那是1967年为解决一批学生的平反之事,我带着建筑工程部军管会的介绍信,从北京出发去福州找黄欣。福建省政府的接待人员把两个造反派头头找来共同接待了我,说明来意后,他们(造反派头头)叫人把黄押过来。当看到黄欣,弯着腰,拄着一根木棍,一步步挪动着身体进门,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黄十多岁还没成年时,在抗日战场上和日本兵拼刺刀,并留下两处刀痕,在解放战争中,这位身材高大魁梧、年轻威武的师长,指挥着千军万马杀向敌群,身中五枪都未倒下,而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黄欣,站好,回答问题”造反派头头说。我说:“谈问题时间长,还是坐下谈吧。”因是十年前的事,所以边谈边回忆,谈话中只剩我们两人时,黄抬头看着我低声说:“你能带我去西安吗”?“行”话音刚落有人进来了……。我反复想,眼前的局势这么乱,要把黄带到西安,实在是太难了,想了一个晚上,决心一试。我和造反派头头分别交谈了二次,最后两派都同意黄欣去西安进一步落实问题。我提出,请派人一同去西安,最后派一人到西安,五天后就回福州了。黄在西安住了近五个月,身体、精神都很好,经常和家中通电话,不久福建的局势好转了,所以想回去,最后决定由我陪他回到福州,向军管会报到。
晚餐后稍坐片刻,我说:“黄局长,当时你的处境那么危险,局势又乱,见到我的第一面就敢提出到西安的事,万一不成,你不害怕后果吗”?黄说:“我一看到你就断定你是一个正直、有能力、完全可以信赖的人,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这次专程来看你也了却了我的心愿……”。分别后常收到黄的来信和电话。没想到我对他的一次帮助,竟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会一直牢记心中。
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因为台属一事,坎坷之路是一段又一段,中学时代当义务兵不成,当飞行员进航校又被退回,1958年和1964年进大学被卡住,年轻时还真有雄心大志,可到头来都是“空负宏图志不展”。现在政策好了,可我老了,看到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这么好,不容易。这是党的统战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我的有生之年已不多了,为祖国统一工作能尽点滴之力,心愿足也。(民革陕西省委会交通支部 贾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