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大海上、江河里、湖泊中缓缓驶来形形色色的船舶时,就会浮想联翩、感慨不已,会情不自禁地提出一个问题:船是谁发明的,最早的船是什么样的呢?远古的人类还不会凿井取水,人类祖先大都选择在距水源近,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河流、湖泊边居住。人类是如何渡河,如何水上捕鱼,如何出海航行的呢?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一件大约六千年前的彩陶器──网纹船形壶就向人们昭示了人类最早的船的雏形。
让我们来看看1958年在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网纹船形壶。该壶制作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100—5600年,质地为细泥红陶,高15.6厘米,口径4.5厘米,宽24.9厘米。网纹船形壶在外观上似一船形,颈两旁肩上的两耳可以穿藤条、皮条或绳,壶的腹侧用黑彩绘画着长方形黑色网格纹,网纹的两侧还有鱼鳍状的三角形纹饰。该壶采用红色的泥质陶烧制成,器身作菱角状,底呈弧形,扁腹而中部略鼓,菱形的两端成梭形尖角,壶口位于船形腹的中部,为杯形口。使用时,在壶中加满水,再用木塞盖住壶口,在两个环耳上穿上绳子或者藤条,随时饮用,很方便,是一水器,先民外出打猎或劳作而携带方便。更为特别的是,我们看到器腹两侧的黑彩绘画,由两组平行线相互交叉形成的四方连续,恰似一张鱼网,犹如网撒水中,渔人凝视河水,张网待渔的期盼,和渔人满载而归的喜悦。它以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形象,表现了远古时期人与鱼的特殊关联,暗示着氏族起源的图腾观念。壶的造型优美,颇像一只飘荡的小船,此器亦由此而得名。在这之前,我国还没有发现有完整的船只,船形壶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反映了当时渔船的造型及鱼网的形态,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船的雏形,是仰韶文化时期船舶制造技术的真实写照。
凝视着这件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仿佛聆听到了远古人类演进的历史足音,透过历史的烟幕,遥想这件宝物在出窑时面对的世界,那必然是满山葱茏茂密的树木,遍野千花百卉盛装的草丛,清澈的河水,鱼儿欢快的嬉戏,碧蓝的天空,百鸟在飞翔,百兽在游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六千年过去了,人类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建造了很先进的船舶,出海航行,潜水作业,探寻海底的奥秘。
这件记载远古北首岭人出行捕鱼痕迹的网纹船形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北首岭遗址的建设项目已被国家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2013年的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北首岭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到了首位。不久这件古老而神秘的艺术珍品有望在北首岭博物馆建成时和大家见面。(民革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总支 何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