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翼将军,字笠僧,早年名叫中山,系陕西富平人,文武兼备,少年时代的他就在心里种下了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的种子,19岁时加入中国同盟会,34岁病逝。将军是杰出的民主主义战士、同盟会会员、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参加了西安起义、促成了北京政变、是辛亥革命时期北方的著名将领,他主政下的河南省实现了国共两党合作,践行了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当时曾有“八方风雨会中州”的说法。
其实,早在影片播出之前的壬辰新春,我的忘年交、陕西辛亥后裔联谊会秘书长高启宏先生就告诉我,说从2月14日起每天下午三点二十分央视7套将播出历史纪录片《传奇将军胡景翼》。当时的我,及其兴奋,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胡景翼将军陕西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经历了辛亥药王山聚义、西路战役、陕西靖国军、北京政变等重大历史事件,更为鲜为人知的是,我家与胡家在历史上有渊源,我的祖父马康侯老先生曾是将军的老部下,早年曾追随将军投身民主革命,在我的历史、文艺作品中录入了将军的传奇经历。
我以为胡景翼将军之所以富有传奇,其原因有六:
传奇之一:出身商家,早年投身民主革命。胡将军的父亲胡太公早年在三原经营“发隆泰”商号,他教育子女“耕稼以治生,节俭以养廉,读书以正己,严格以治家,统帅莅政为国家尽劳,非自为致富。”这句话包含着耕读传家、为官清廉等思想,不能把做官当作致富的手段。胡家六兄弟后来无论从政还是治军都能清廉为官、克己奉公,这与胡太公的教育不无关系。将军受“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的影响,19岁加入同盟会,20岁成为秦陇复汉军第一标统带(相当于团长),辛亥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
传奇之二:文采了得,武功亦很高。熟悉将军历史的人都知道,将军除了有一手漂亮的书法,也是一位武林高手。胡将军是清末民初陕西素有“关中四杰”之称的武林高手鹞子高三的传人,据说高三能飞檐走壁,越墙如履平地,拔地腾空可以轻取梁上之燕,而且迅猛异常,因而有“鹞子”高三之称。将军幼年曾拜高三的徒弟魏金钟为师,师承高家拳的衣钵。当年在渭北少侠胡中山的大名如雷贯耳,他崇拜南宋抗金将领岳飞,因而有“小岳飞”之称,曾在日记里写道:予喜岳飞之言,即“大丈夫为国岂能有嗜好乎?”他在以后即使官做得很大,也从不嗜好烟、酒、茶等。
传奇之三:投笔从戎,军事才能卓越。一介书生,赤手空拳,要建立自己的武装,从那里着手?胡景翼认为只有从当时的“刀客”入手。少年时代的胡景翼就崇拜“刀客”,崇拜他们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崇拜他们杀富济贫,英勇无畏。在富平,胡景翼先后结识了“黑瘠背”王守身、“胡老六”胡彦海、“马老二”马正德、“石冷錾”石象仪等一批有名的“刀客”和“柴伙会”(邦会)头目田玉杰、田春耕等。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胡景翼所率义军的骨干。辛亥西安起义之前,他出其不意营救富平哥老会首领向紫山出狱,药王山聚义之后,耀县战役以少胜多,首战告捷;张户原战役扭转了西线的战局,充分显示了胡景翼这位初出茅庐的青年将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传奇之四:韬光养晦,矢志不移,追求革命。富平兵变,出奇制胜,活捉陆承武,逐陆讨袁,为保存革命实力,力排众议,推陈树藩做了护国军总司令;倒陈伐段,力推于右任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四分五裂的靖国军,从此有了统一的指挥;靖国军后期,面对直系军队“八省入陕”,胡将军决定接受改编,暂且换旗,保存势力,为孙中山、于右任等所误解,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初对孙中山先生的承诺:“来日我一定要打进北京城,请先生主持大计。”胡、孙、冯反直三角联盟形成,“北京政变” 推翻曹锟,解决曹吴,赶溥仪出紫禁城,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