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群英荟萃当前位置:首页 > 民革风采 > 群英荟萃

采风庙后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人气:  来源:民革陕西省委员会
    我们去冶户川中的王峰庙后村参观王存堂先生兴建的古建筑坤元庙的时候,正值花椒熟了、香飘山川的时候。
    王存堂先生是从冶户川里走出的著名民营企业家,他致富不忘乡里人的故事在冶户川里盛传着。
    在庙后村里,我们与老支书刘生奎,村民程中杰、陈新杰等人座谈,深切地感受到了山里人的淳朴、好客。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旧貌换新颜之后的庙后村,看到了乡党们走上致富之路后的笑脸,一个个喜笑颜开,像绽开了花似的。
    老支书刘生奎给我们讲述了庙后村的历史,村口古井的渊源,冶户川的来历与错开河的故事。
    冶户川是个好奇怪的名字,给人的第一感觉好像与日本有关,其实不然。这名称原本就具有咱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渊源:东西走向的冶户川为韩城三大川道(薛峰川、盘龙川、冶户川)之一。在北宋神宗年间,该川口有700余户人家以冶炼铁为主,故名冶户川。它东临黄河,西连神道岭(今称大岭)与黄龙县、宜川县交界,长约60公里。川道里清澈见底的小河则更有来头,它叫凿开河,相传系夏禹治水所凿而得名。
    错开河,冶户川人的母亲河。她滋养着河流两岸的生灵。使得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她的得名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在舜的时候,世界上的山水草木,都还是自然生成的样子,尤其是水,没河道、不归槽,到处乱流,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舜帝命令大禹的父亲负责治水,大禹的父亲叫鲧,他采取堵截治水的法子,哪儿有水流在哪里堵,这儿堵住哪儿流,那儿堵住这儿流,忙了好几年,没有治好洪水,被舜帝杀了。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他治水的方法和他父亲鲧的法子不一样。禹采取疏导法,就是水势朝哪里流,就在哪里疏通,让水畅畅快快的流走。禹不但治水的法子好而且意志坚定,不管白天和黑夜,不分春夏秋冬,一心扑到治水上,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都不进去。
    一天,开河开到龙门,有两条岔道,一条通向黄龙山的下川,一条通向禹门口。民工们一路朝西边的那条凿去,这时,忽然听见头顶上一阵“咯咯咯,咯咯咯”的鸟叫声,声音很大,几十里以外都能听见,大家抬头一看,一只叫不上名字的大鸟在头顶上盘旋,民工们非常奇怪,纷纷议论。但禹王能听懂鸟儿的话,他一听“咯咯咯,咯咯咯”的声音,知道这鸟儿说是“错开河、错开河,西开不如往东挪!”禹王知道这是大鸟在点化他,便和几个年纪大的民工,去察看水势山情,察看的结果,往西开是山套山,岭连岭,不光是工程艰巨,而且绕道很远,往东开,十几里路以后,就出了禹门口,天宽地展,有一个自然的河道。地势查看好了,禹王便返回到工地,这时侯,那只大鸟还在天空中盘旋,仍在叫着“错开河、错开河,西开不如往东挪!”众民工见禹王回来了,都拥到禹王跟前,争着问道:“往哪开,往哪开?”禹王答道“往东开!”这时那只大鸟才展翅飞去。后世人就把这块地方叫做:“错开河”。由于是人工凿开的,故又称“凿开河”。
    如今的庙后村,在王存堂先生造福桑梓的善举下,告别了贫穷,走向了富裕,新桥新路新巷道,新庙新景新天地。我们相信,庙后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张亚勋 昝起收)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0169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西新街22号民主党派大楼2层 联系电话: 029-87277173 传真: 029-87277155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