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为遐迩闻名的五镇之一的西镇,他山势雄伟,奇峰插天,风景秀丽,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自古就被历代帝王视为镇国靖朝之灵山,为封疆大吏、州府县衙、文人墨客、士庶万民游览朝觐之圣地。
三阳里是一个不出名的小地方,在现的乡村地名中已经看不到,既是过去属于三阳里管辖范围的民众,今日问起三阳里不一定知晓,查阅史籍方可见得一斑,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分为县、乡、里、甲四级,三阳里属凤翔县东乡八里之一,管辖东白村、尹稼坞、三井、火星庙等村庄,共13甲。
在过去久旱不雨的年月里,地方官员及民间都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求神告庙,祈求老天能降甘霖,每次祈雨不一定能求得上苍的恩准,但三阳里人祈雨特别的灵验,每求必应,因此,三阳里人的祈雨在当地也被高看一眼,三阳里的祈雨队伍一出发,邻乡邻里的民众就会以一种愉悦的心情相互转告:“三阳里的祈雨队伍出发了”,在他们看来好像老天快要降雨,也看见了下雨的希望,三阳里的甲、村、堡的头头脑脑及头面人物也会感受到一种荣耀而颜面生辉。
三阳里人是去那里祈雨? 他们是在西镇吴山祈雨,三阳里距吴山也有一百多里的路程,往返也需要好多天的,可是三阳里人只要准备好祈雨的用品,高举祈雨旗幡,浩浩荡荡行进在祈雨的途中,沿路各地民众就会远接远送,热情的安排食宿,以贵宾般的接待,待到吴山朝圣祈雨事毕,返回不久老天必降甘雨,也是吴山神灵保佑一方黎民,也是老天厚爱了三阳里人。
祈雨一般人们就近朝山拜佛,感应神灵,祈求降雨,三阳里人为啥要走那么远的路程,去西镇吴山祈雨,还得从一则民间故事说起。相传,在三阳里的火星庙村,有一吴姓人家,祖祖辈辈以酿酒为生,开一黄酒作坊,远近闻名,到老吴这一代,生意做得更是红火,人们习惯叫他老吴,更冠以黄酒老吴的美称,有一年,黄酒老吴在酒库取黄酒时,发现一条毒蛇在一酒缸里泡着,商人再唯利是图,他也不敢把这有毒黄酒买给民众,所以黄酒老吴的这缸毒黄酒,倒掉可惜,就一直这样存着。
再说,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宫廷娘娘,鄙人分析,发生在当地的故事,这都城应该在关中,时间远一点是西汉,近一点是隋唐。话说这宫廷娘娘得一怪病,满脸生疮,流脓益血,发出一种难闻气味,其臭无比,为娘娘这病,宫廷御医无辙,寻遍京城名师名医,仍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皇帝担心,娘娘焦虑,却毫无医治办法。娘娘久病难愈,常伴床榻,加之心烦,借故自己要去民间走走,一来散散心,以解心中郁闷,二来看能否觅到民间偏方,医治顽疾,说之再三,皇帝允准。
娘娘民妇打扮,素衣着身,一方帕子遮颜护丑,独自一人出得深宫,漫游在茫茫无际的民间境地。娘娘她看啥都觉得新鲜,看山山葱绿,看水水碧蓝,花儿朵儿格外娇艳,大千世界无不迷人,心情好了许多,又想到自己身患顽疾,平添几分伤感,她就这样一路走来一路看,晓行夜宿,不知行了多少时日,忽一日娘娘来到了三阳里的火星庙村,这时正值三伏中午时分,艳阳当空,烤的娘娘口干舌燥,甚感口渴,老远望去,见前边不远处挂一幌子,应为酒肆,遍前来讨口水喝,到得酒肆门口,见一中年男子坐在柜台前打盹,这中年男人不是别人,正是黄酒老吴,娘娘忙上前搭话:“店家,讨口水喝”,黄酒老吴被从梦中惊醒,揉揉眼、定定神,看到一素衣女子站在眼前,不知是何方神妖下凡,两眼直勾勾的望着,不知所错,娘娘看他没有反应,再此搭话:“店家,讨口水喝”,黄酒老吴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过路讨水之人,黄酒老吴这才细细的打量了一番来人,见她中等个子,身段匀称,虽然素衣着身,略显高贵体态,再看她方巾遮颜,只留一双迷人的杏眼,又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顿生几分反感之意,大白天,这么热的天,还蒙什么脸,怕人看见?,黄酒老吴这下看走了眼,他把娘娘看作非妓且娼,绝对不是好人,他哪能知晓娘娘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