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瞻、长远的防灾工程建设。台湾的水利防灾工程注重河流整体性与连贯性,往往以每一水系集水区为治理单元,按上、中、下游进行全盘规划,上游以治山造林、坡地水土保持、崩坍地处理、防砂工程为主,中、下游以筑堤为主,结合固堤、疏竣、河道整治以及分洪道建设。对于河道淤积而影响排洪功能的河段,进行疏浚和整治,以恢复原河道泄洪能力或增加泄量。其工程材料就地取用,既注重工程的实用性,又注重其生态保护,既是防灾减灾工程,又是景点工程,这是台湾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华山泥石流教学园区,防灾专员吴先生带我们参观了建在山谷里的三道“梳子坝”,坝齿疏密不同,用于拦截直径大小不同的石头,以防止泥石流沿着山谷直接冲入村子。他还为我们介绍了当地就地取材的做法,即利用泥石流冲下来的石头再建筑防泥石流的防护墙。
(四)普及、有效的防灾教育。在台湾大学的培训时了解到,台湾灾害防治观念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从消极承受到积极防治;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从救灾抢险到平时减灾、灾前整备、灾时应变、灾后复建;从工程手段到工程与非工程管理手段、环境维护、生态保育、永续发展”。
一是将灾害纪念与防灾教育相结合。“9.21”地震教育园区就是在一处中学的地震废墟上建成的。1999年9月21日,车笼铺断层错动,引发7.3级地震,台湾中部7县受灾严重。灾后,人们没有重建这所中学,而是在中学的废墟上建了一个地震灾害教育馆。在这里,通过照片、影像和废墟记录了那次地震灾害发生的历史瞬间,通过演示地震造成破坏的原理和过程,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认识地震、了解灾害机理、学习逃生知识。不仅是缅怀逝者,警醒后人的教育场所,也作为学生和科学家的实践和研究基地。二是防灾教育全民参与,注重实效。台北市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是一处面向全社会开放的防灾教育培训基地。这里设置了地震、暴雨、台风、火灾等灾害的模拟体验区,让市民亲身体验灾害来临时的场景和强度。还常年开设救生抢护培训,教市民一些易掌握的急救和抢险技能,比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断肢固定、伤员运送以及使用灭火器、攀爬云梯、火灾逃生等。地震逃生的“开、关、躲、跑”四字措施和灭火器使用的“拔、拉、压”三字要诀,易懂易记,管用实用。我们参观那天,就有一批即将上岗的酒店员工正在馆里接受火灾逃生训练。台湾还特别为家庭设计了“家庭危机包计划”,向民众宣传平时小小的准备,可能成为灾难时的救命草,多一分准备,生命财产就多一分保障的理念。三是防灾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台湾,防灾教育被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台湾人认为,日本地震伤亡率很低,在于平时的灾害宣传教育普及扎实,所以他们特别注重学习和借鉴日本防灾教育的做法。台北市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每天都有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培训和体验。在这里,工作人员和义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们传授防灾理念、教授应对技能。我们在这里深深体会到台湾防灾教育普及之广和深入人心,也由此联想到汶川地震,不禁要问自己----我们应该从灾难中学到什么?从台湾返回的第二天早上8点,四川雅安发生了7级强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大家更是感慨良多。
(五)成功的防灾义工制度。台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民素质较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强,社会团体和个人热心支持防灾公益事业,不仅捐赠救援装备,而且自愿做义工,参与应急培训、宣传教育和突发事件救援工作。为规范义工参与防灾工作,台湾建立了完善的防灾义工服务制度。比如,公民在年富力强时进行义工服务,到自己年老需要别人服务时便可以得到相应的义工服务。这种义工服务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公民从事义工服务的积极性,也有效地加强了防灾义工服务工作。据介绍,在台湾,每年招聘1-2次义工,学校报名的1-2人中就有1人被录取,社会上人员7-8人中可选中1人。义工按区--队--班分设,每班10-15人。每周有一次小聚会,两个月左右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达到一定技能水平后发放义工证。每名义工除受训之外,每周义务要服务不少于4小时,达不到要求的即退队。在台北市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参观那天,给我们讲解的就是一位退休的消防员、70多岁的义工邱先生。义工们平时参与防灾宣传,灾时参加抢险救护和灾后重建等工作。台湾还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使义工队伍成为一支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