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群英荟萃当前位置:首页 > 民革风采 > 群英荟萃

韩城历史上的“三国”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2日  人气:  来源:民革陕西省委员会

  三国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实在韩城的历史上也是有“三国”的。

  西周初期,在全国推行分封制,与周天王有血缘关系或者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受到封赏成为诸侯。我查阅过《韩城市志》,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韩城县志》载:“韩,侯、伯之国也。”近年又在市北西庄镇考古发掘了梁带村古墓遗址,一个黄河岸畔的神秘古国——古芮国(姬姓,与周天王同姓,又称姬姓芮国)浮出水面。有学者认为,这三个诸侯国并存了28年之久。

  关于这三个诸侯国的战事,《韩城市志》中的记载有:

  晋献公二十三年(前654),骊姬作乱,公子夷吾出奔梁(伯)国。二十六年(前651),献公卒。秦穆公派百里奚领兵送夷吾回晋,立为晋惠公。

  秦穆公十九年(前641),梁(伯)国君主大兴土木,致使民怨沸腾,被秦国乘机灭掉。

  至于秦灭芮的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中:

  春秋时期,秦穆公灭亡了芮国。《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二十年(即公元前640年)灭芮国。而《路史》记录了秦穆公二年(即公元前658年)灭芮国的说法。亡国后,芮国君主宗室以国为氏。

  芮国名气最大的是《左传》中记载的春秋早期芮国的一起长达八年的政治动乱事件。《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当是芮伯姬万的母亲将其逐走,姬万便出奔到同姓的魏国。这里的魏不是战国的魏,而是被晋灭的魏国,芮、魏皆姬姓。《桓四年》:“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杜注,“三年,芮伯出居魏,芮更立君。秦为芮所败,故以芮伯归,将欲纳之。”同年,“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竹书纪年》:“晋武公八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竹书纪年》:“(桓王)十三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郊。”说明芮伯万还得到了戎人的支持。从桓四年到桓八年《传》中不再作此事的交待。而到了《桓公九年》却有“秋,虢仲、芮伯、梁伯、荀候、贾伯伐曲沃”的记载。然而《桓公十年》却才交待“秋,秦人纳芮伯万于芮。”《竹书纪年》,晋武公元年“芮人乘京”,即公元前716年——芮伯万被逐走前的七年,芮国曾对曲沃政权的“京”地发动过进攻。可见,以芮伯万为代表的芮国政治态度是亲翼地晋国政权而反对曲沃政权的。《史记·晋世家》:“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可见讨伐曲沃的这些政治力量是受到周桓王命令和支持的,换言之,周王室支持翼地的晋政权,反对曲沃政权。芮国站在“天子”的一边。桓王所征伐的受芮姜扶立的国君是不可能参与这次伐曲沃军事行动的。因此这里的“芮伯”就是芮伯万。从桓四年到桓八年之所以不见记载,很可能是当时周、秦、虢再加上戎的支持下进行平叛正位。

  关于芮国,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说法。一说为山西芮城,一说为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另一说为陕西韩城。同时,也有南芮国、北芮国的说法。前两种说法在梁带村古墓发掘之前为史学家所公认,但在梁带村两周古墓出土之后,发现有芮国君主的墓葬,这让人们对前两种说法产生了疑点。单从梁带村出土古芮国君主墓葬来看,至少可以认为古芮国曾有一个历史时期在韩城建都。

  “芮公”、“芮太子”、“芮太子白”,是梁带村三座大墓出土铭文的典型芮国标记,是梁带村墓地归属芮国的重要证据。而这几个就是前文《左传·桓公三年》事情的主人公,屡次出现“一代芮伯之母‘芮姜’”的记述,证实了姬姓的芮国国君与姜姓通婚的事实。分析26号夫人墓的铭文“中(仲)姜作为恒公尊鼎”得出,“恒公”即“芮公”,“中姜”即“芮姜”。如果此说不谬的话,26号夫人墓的墓主正是“芮姜”; 27号墓的墓主“芮公”就是“芮桓公”。 三座有着组合关系的大墓为芮国一代国君“芮桓公”和两位夫人的异穴合葬墓。

2页  [1] [2] 下一页 当前1/2页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0169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东段388号。民革陕西省委会办公室:029-63903203;
民革陕西省委会组织部:029-63903205;民革陕西省委会宣传部 :029-63903206;
民革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 029-63903208;民革陕西省委会社会服务部:029-63903209;

邮编:710061    传真(自动):029-63903213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