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作家马伯庸曾谈到,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作为陕西辛亥老人,祖父马康侯一生事亲孝,与友善,教子严,长于治家,品行高洁,两袖清风,誉满桑梓。他光前裕后,秉承家风,弘扬光大,对我们后裔尤其是我作人干事产生了重大影响。
家风家训内容之一:为人师表,身教言传;为人父母,美在风范。
祖父在清末科举废除后毕业于师范学堂,曾在蒲城清代考院教书育人。靖国军时期,追随于右任、胡景翼、杨虎城等人,曾任蒲城县西旧兴镇区(县级机构,为靖国军在渭北的八个半县之一)区长兼教育局长。上世纪三十年代辞去军政界所兼数职后,在家乡依然从事教育工作,授业解惑,桃李满园。伯父马志杰在抗战胜利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兴镇龙泉寺学校任教,为地下兴镇区长,从事革命活动。
在祖父的影响下,伯父马志杰在中共蒲城县委、蒲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时,为人正直,清廉为政,人们称颂有其父必有其子。1966年,祖父去世后,伯父以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倡议“破四旧”移风易俗从自己父亲葬礼开始。当时村里人和一些亲属还想不通,说多少年来村里还没有这样葬埋老人的。我们宣化村西马家的乐人崔凤仪(新满),是虬龙原南北有名的吹鼓手,专门给人雇丧事。在爷爷去世后,崔凤仪来了,他痛哭流涕,找了伯父和父亲,说先生叔生前乡行好,威望高,他要给先生叔送最后一程,给老人吹一曲不要钱。伯父和父亲回绝了他,说不能这样做,“破四旧”移风易俗是国家的号召,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作为父亲的子女是要相应国家号召的,即使父亲在天有灵也是能够想得通的。
从我的儿子出生开始醒事起,我常常以祖父、伯父的事迹教诲他,你老爷生前是怎么怎么说的,你三爷生前怎么怎么样,既然前人立下了标杆,留下了家训,就要不断的反思自己,哪件事做对了,又有哪件事干错了,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取得进步。从爷爷的家训教诲中,我深切的感受到身教重于言传,家长一定要约束好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必用多少说教,孩子也会跟着去做,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这就是“无声的教育”。假设做家长的嘴里叼一根香烟,腾云驾雾的训斥孩子不能吃烟,是起不到丝毫的教育作用。每当看到一家人感情融洽,儿子茁壮成长,不断进步,自己的心里就感到无比欣慰,也感到家风家训教育的强大力量。
家风家训内容之二:耕读传家,正己修身;生意要勤快,用度要节俭;货真价实好为商,假冒伪劣难久长;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马家祖居陕西蒲城县西南虬龙原南宣化村衙道堡,其家风家训形成可谓漫长而久远。
据《蒲城县志》,宣化村为唐代地名,村口宣化圣母庙(九天圣母庙)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唐代中央政府火药衙门曾在此。“衙道”,顾名思义为衙门前的官道或道路,村庄衙道堡在圣母庙前,为并不多见的南北走向,其得名应于唐代中央政府火药衙门曾建于此有关。马家最早定居衙道堡可能始于唐代甚至更早。
自唐以后,在虬龙原南北的兴镇、甜水井以花炮、焰火制造业极为发达。有文字记载的宣化衙道堡马姓始祖马文学,大约生活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棉花、制作鞭炮为家庭副业。他注重“耕读传家”。教育子孙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做人第一,道德至上。从而开创宣化衙道堡马姓良好的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