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群英荟萃当前位置:首页 > 民革风采 > 群英荟萃

胜地寻迹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1日  人气:  来源:民革陕西省委员会

 

    历史是远去的存在,心中的风景,也是一种深邃的阅读,精神的家园,只有被感动、被震撼,才会有记忆,才会有激情。有幸参加民革榆林市委会“践行初心使命,重走转战陕北路”主题教育活动,三天行迹匆匆,脚步踏过米脂、绥德、清涧、吴堡,一路行、一路听、一路看,这是历史的苦旅,更是警醒后人的精神食粮。

    第一站是米脂杨家沟革命旧址。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东南20公里处的杨家沟马氏庄园,1978年成立了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在此居住4个多月,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一走进马家大院,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荣光,尽收眼底,西方建筑与陕北窑洞文化巧妙融汇、珠联璧合,导游的讲释让人浮想联翩、流连慨叹,整个建筑群尽抱地势,展示米脂马氏一门曾经的荣耀和显赫。 “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成功”的现场教学,再现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领袖统帅气魄。

    再行李自成行宫,旋即让人想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李自成是一位历史英雄,更是一面历史明镜。

    午餐后直奔“农村楷模”——绥德郝家桥。郝家桥革命纪念馆位于绥德县城西南10公里外的张家砭镇郝家桥村,窑洞式展厅总面积300平方米,展出照片236张、实物135件。郝家桥是陕北最早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党组织的村庄,刘志丹、谢子长等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了革命足迹。

    在习仲勋、齐心夫妇旧居及农民刘玉厚旧址参观,习仲勋、齐心深入乡村、扎根人民群众的往事感人肺腑:齐心曾在郝家桥担任乡政府文书兼文化教员,带领村民识字扫盲,开展文娱活动,2000年受习仲勋委托,齐心携子女再回郝家桥看望乡亲,并捐资15万元整修郝家桥小学,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献上真挚的爱心和关怀。

    前往清涧路遥纪念馆,再次感受路遥用生命写作的精神。这里我要特别说说林达,路遥曾经的妻子,一手漂亮的字,曾经年轻的林达被路遥的文学才华深深吸引,虽然林达在路遥去世前三个月毅然决绝地与之离了婚,但那个时代林达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那代人的典型代表,理想的爱情、向往的婚姻最终败给了生活的柴米油盐,我们不该谴责林达什么,那是那个时代一个小家庭很普通很正常的结局。

    中午,伏暑炙烤,一行人来到吴堡。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位于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距离县城30公里,地处黄河之滨,东部与山西省临县隔河相望。总占地105亩,主要包括毛主席东渡纪念碑、东渡黄河雕塑以及转战陕北浮雕。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和陕北红色文化资源的代表,它是见证中国共产党成长、成熟的一块革命圣地,也是驰名华夏的红色旅游之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晚上入住吴堡同源堂。陕北仿古窑洞建筑群——吴堡同源堂是由爱心企业家张耀琪先生投资5000万元,依山就势,分阶梯式精心打造而成,位于其家乡宋家川街道张家墕村,张先生将它无偿捐赠给吴堡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利用其独特建筑设施,将其打造创办为国学馆,并获批为榆林市领导干部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国学教育基地。

    此行最后一站是陕北佳县。

    建在窑洞里的全国最大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其中灯博馆、鞋博馆、酒瓶馆、三十六行馆以及出自农民之手拙朴而精巧的泥雕、草雕,虽土得掉渣,却也洋洋大观、令人惊叹。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让人充分感受到乡村民俗文化的特殊魅力。

    最值得一提的是佳县神奇的木头峪。

    木头峪,古名浮图峪,亦称浮图寨,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佳县城南20公里被黄河冲积的滩地上,整个村子书香气息之浓、文化底蕴之深厚在我国村落中首屈一指,明清至民国时期,最是繁荣鼎盛,至今仍有保存较好的明清古民居二十七院,依然能使人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被誉为“秀才村”和“晋陕峡谷第一村”。木头峪自古以来尊师重教、尚德崇文,先后涌现出许多政界、商界和文艺界的精英。木头峪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村落,它书写着黄河的记忆,承载着黄土高原厚重的文化,更凝结着陕北人淳朴的情怀。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佳县县城西7.5公里处的佳芦镇神泉村。1947年9月23日,毛主席率领转战陕北的中央机关来到神泉堡,住进当地民众高继荣家。这里是陕北典型的窑洞院落,北窑七孔、东西窑各三孔,明五暗二厢房的四合院建筑。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江青、汪东兴当年就住在北窑里。窑洞及院落现保存较好。在神泉堡居住的57天,毛主席起草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而揭开了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这里,毛主席修改审定并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揭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在这里,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训令》,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东方红》等陕北民歌的旋律中返榆,结束行程,思绪万千……(榆林民革  王晶)

 



2页  [1] [2] 下一页 当前1/2页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19001153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东段388号。民革陕西省委会办公室:029-63903203;
民革陕西省委会组织部:029-63903205;民革陕西省委会宣传部 :029-63903206;
民革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 029-63903208;民革陕西省委会社会服务部:029-63903209;

邮编:710061    传真(自动):029-63903213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