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二年九月,余判同州道,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髻盛妆,泣谓余曰:妾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同游名山大川,携妾于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优伤寻故,瘗于长乐寺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寤铭之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
毕沅后来不但为司马迁墓和祠题写墓碑,而且在其所编著的《关中胜迹图志》一书的第十三卷“同州府古迹”中,详细记述关于司马迁祠、墓共有三处:一曰“司马迁祠”。“一在(同州)府城中,一在府城东。明统一志:‘唐时建。’”二曰“太史公祠”。 三曰“司马迁墓”。在韩城县南二十里,水经注:“司马子长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虚所在矣。”在韩城县南二十里。
毕沅对苏陕文化交流的作用
毕沅人才思想的核心是唯才是举。他性情儒雅和易,爱才若渴,身边常名士云集。
在西安有“书院门”,就是因遐迩闻名的关中书院而得名。从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突兀而起、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灿灿的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位于现陕西省西安市。乾隆四十年(1775),毕沅在关中扶持书院,以培育人才。
洪亮吉是陕西方志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亮吉在高中探花之前,一直在毕沅的幕府工作,属于幕僚,简单地说,就是出谋划策的,和后来的师爷、参谋大概差不多。毕沅在陕西任职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期间,他追随毕沅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他第一次来到西安,进入当时陕西巡抚毕沅的幕府。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先后编纂了《延安府志》、《淳化县志》、《长武县志》、《澄城县志》均被称为清代陕西名志。
毕沅爱才,广交文友,诗人黄仲则是毕沅的看好的人才。黄仲则也是江南才子,江苏阳湖人,与洪亮吉同乡,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史料记载,黄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在诗词创作方面就有很大的名气。在毕沅在陕西履职后,邀请黄仲则赴陕在他的幕府工作。黄当时为债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年仅三十五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公元1776年7月(清乾隆四十一年),时任陕西巡抚的今江苏太仓人毕沅,题写“周老子墓”,周至与太仓在时空中邂逅牵手,结下渊源。公元2020年9月,按照苏陕扶贫协作的要求,周至金石拓片走进美丽富饶的太仓,进行文化交流,续写两地情谊。
毕沅对国家统一大业的历史贡献
毕沅在《关中胜迹图志》第二十九卷“鄜州古迹”中对黄帝陵的确切位置作了辨析:桥山在关中者,旧志有三:一在庆阳之正宁,一在延安之安定,其一(即)在中部(今陕西省黄陵县)。三县皆汉上郡地。《汉书•地理志》:“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水经注》:“走马水出长城北阳周故城南桥山,上有黄帝冢。”考:正宁在后魏(后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时代北方的第一个王朝。又称北魏,拓跋魏,元魏。)时尝侨置阳周县,后人误为即汉之阳周,因以为轩辕陵。雍胜略辨之颇详,而犹以魏之阳周古城为汉之阳周古城,则尚未为精审。今按:汉阳周古城在安定县(今陕西省子长县)北,其地与中部(黄陵)实为连属,正与班志所述为合,后人因安定为阳周之沿革,故又别于安定,不知历代祀典相沿,总在中部,尤为有据也。至如记载所志,如畿辅(清代直隶省的别称)之平谷(地处今北京、天津、河北三个省市交界处)、山东之曲阜、河南之阌(音wen)乡,皆有其陵。文选注:“黄帝葬西海桥山”,语更荒渺,无从考信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