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对现有交通环境和秩序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和控制是解决西安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杀手锏。
近五年来,西安市道路建设投资不断加大,扩充城区范围,改善道路状况,加宽车道等措施,全市道路增加近1000公里,每年增长率达到6%左右。2007年西安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和舒适的出行方式。西安市在2003年,交通管理水平已达到国家畅通工程二级水平。交通环境和秩序治理卓有成效,起到了一定的治堵效果。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西安交通管理与城市发展极不平衡、不协调,这种由“大都市,小交通”引发的城市交通“肠梗阻”已成为制约西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西安的整体形象和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昔日“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已不能有效医治城市交通的“肠梗阻”问题,那么如何标本兼治呢?
近年来,西安城市车辆发展迅猛,道路建设相对滞后。据交通管理部门统计,西安市拥有机动车辆约110万辆,其中公车占有量10%,约10万辆。我们算一下,若每天50%公车上下班时间出车,就有约5万辆车同时进入道路高峰时段。一辆轿车一般座1~2人,二辆轿车长度(乘坐4人)就占一辆公交车的行驶道路,而一辆公交车长10米左右,可乘坐100余人。5万辆公车相当于2.5万辆公交车的长度,行驶在道路上有25公里长,而运乘能力不足同等公交车的2%,如果高峰时段公车减少了,道路的占有率和通畅率可想而知。
西安市交警支队支队长王海玲说:“西安拥堵集中的时间段,主要是早、晚上下班时段,周一上午和周五下午,大小长假的前一天午后。”一语道破了引发西安城市交通“肠梗阻”的另一个要害因素。
在引发城市交通“肠梗阻”的众多因素中,车流量、道路和时间是三个关键因素。这三个因素(变量)中车流量、时间是最大的可控变量。只要解决好引发城市交通拥堵的高峰时间和车流量的关系,西安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必将得到大的改善。
因此政府应从宏观上对现有交通环境和秩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建议:
一、省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国家机关公车管理条例》,凡由财政经费购买的所有机动车划入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公用车辆,节假日、非工作时间和下班后一律停放单位指定车库,从严管理。
二、将《国家机关公车管理条例》列入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中,党政一把手做垂范,自觉接受纪委、社会和群众监督。
三、省政府研究出台《党政机关“朝九晚五”工作制度》,包括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尽快实现城区7、8、9阶梯型上班时段(7点学校、8点企业、9点党政机关),有效分流上下班出行人流,降低上下班人员集中的高峰时段,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综上所述,政府通过对现有交通环境和秩序采取宏观调控,颁布并实施《党政机关“朝九晚五”工作制度》和《国家机关公车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和完善规划、交通、市政、城管等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和管理,西安市交通环境和秩序将得已根本改善。
2011年西安又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一个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举世瞩目的西安世园会即将盛大开幕,我们相信,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安将以更加崭新的城市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西安将以国际化大都市的风姿去迎接来自海内外的朋友!
素材提供:民革未央区工委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