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风雨历练
——纪念新中国成立60年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
——纪念新中国成立60年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
民革渭南市委员会大荔县总支部 韩军胜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这一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定。同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诞生了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翻身解放,无不欢欣鼓舞。在天安门前,在各机关团体,在各厂矿企业,到处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彻夜难眠。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年,1949。
1953年开始制定五年计划。1978年总结了三十年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国家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决定“分田单干、包产到户”,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81年,中国女排夺得了世界冠军。1984年10月1日,天安门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突然打出了一个意外的横幅——“小平你好”,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1992年春天,中国确立了几个经济开发区。1997年7月1日,香港在历尽百年沧桑后回归祖国。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废止农业税的决定,延续了千年历史的国税皇粮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始试运行,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进一步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与决策。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完成,但它作为民主协商机构和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多党合作制度遭到破坏,但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心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的合作关系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多党合作制度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不断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形式、程序等,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2006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使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再次重申,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政治心理的成熟正在并且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亟需深入考量、切身历练的问题。坚定的走自己的路不仅表明对固有文明优秀传统的体认、传承和归依,更在对自我的充分自信,对自身发展模式在世界文明创造中的自我肯定,也意味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期待和担当。历史证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