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政权还尝试引入了西方的竞选制度。仍是1941年,在选举边区参议员时。抗大三分校、鲁艺、自然科学院三个单位设一个选区,产生一名参议员。抗大提名候选人是校长郭化若,鲁艺提的是周扬,因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退出参议员竞选,便只剩下郭化若和周扬了。恰逢郭化若要参加一个重要得不得了的军委会议,不得已只好委托俄文队队长曹慕岳代他竞选。周扬却有机会亲自出马。他在竞选演说中就各种施政意见慷慨陈辞。末了还没忘记捎带攻击竞选对手郭化若缺席。批评他竟然如此不重视竞选,将来能保证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参议员吗?双方的拉拉队也是山呼海啸,嚷成一片。鲁艺拉拉队长是著名音乐家刘炽。最数他的手段花样翻新。他极有节奏地频频高喊:“《安娜•卡列尼娜》是谁翻译的?”鲁艺人齐声高喊:“周——扬!”“谁翻译的?”“周——扬!”相形之下,曹慕岳的名堂就十分有限。大概是因为代人参选吧,内在积极性不够。但因抗大人多,鲁艺寡不敌众,最终还是郭化若当选。周扬极有风度地上台发表败选感言:申明他和郭化若都是共产党员,不论谁当选,也都得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第二届参议会开完后,郭化若在向三个单位选民做传达时,顺带报了周扬的一箭之仇,说自己其实很重视这一工作,而且保证一定做好,请大家监督云云。
李鼎铭是文革中家喻户晓的人物。都知道他是党外人士,提出过“精兵简政”。却很少有人了解,这位边区副主席,是一个聪明睿智有见地,且倔强刚直的性情中人。
“三三制”后,相当一些党员对民主人士报着“我为主,你为辅”的老大思想。表面彬彬有礼,骨子里视其为异己。一度,李鼎铭在政务会上十分低落。主席林伯渠每每问:“李老您还有什么意见?”李鼎铭永远重复一句话:“俺没意见。”但到批发行文时,又不肯划扛。林伯渠觉察到内中微妙,找来政府秘书长李维汉。于是有了二李之间一次开诚布公的交谈。面对李维汉征询意见,李鼎铭毫不含糊:“政府开会时只临时给我一个条子,什么都不跟我说,我怎么发表意见?政府要下达命令、指示,有的内容事先我一点也不知道,我怎么好划‘行’?现在同级把我当客人,下级把我当摆设。啥事都是你们党决定了。我这个副主席也不想当了!”边区政府党组意识到问题严重,立即开会研究如何真正使党外人士有职有权。会上定了4条:各厅、处、院要定期向正副主席和正副参议长报告工作;政务会前除向党组提交议题外还需向李副主席报告,取得同意再交会议讨论;凡需副主席签署参的文件,主管须事先说明内容,征得同意后再办理划“行”手续;平时多接近,多谈心,多交换意见。
1942年7月,晋西北士绅参观团观光延安。其中有对共产党心存疑虑的人士私下问李鼎铭从政感想,李先生爽快地说:“在工作中本人毫无任何困难的感觉。”士绅们听了,无不感慨唏嘘。
共产党靠思想的超前、作风的果断、探索的勇敢,赢得了无数中国民主人士的拥戴。(作者屈雅君系民革陕西省委副主委)
共2页 上一页 [1] [2] 当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