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伯玉先生在2005年4月离开了我们,常言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江老先生的一生是民主人士的光辉典范,他青少年时代有最闪光的一页,为反帝和反日不计个人祸福,数次囹圄,无怨无悔。但人的一生是不会完美无缺的,因为人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中年以后,他为谋生在现实面前妥协,一度表现出消极的局限性,这是应该被后人理解的。平心而论,他虽然加入了国民党,但从整个言行上看并未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并能坚持在教育岗位上工作近30年,师德高尚,诲人不倦,被社会群众公认为近现代史上陕西极有影响的教育家。特别是建国后当我国历史进入了极左错误的年代,他在劳动改造的13年里,任劳任怨,胸怀豁达,从未动摇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重新工作以后,坚决自觉接受和衷心拥护中共的领导,积极投身参与多党合作,参政议政不遗余力,他将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看成是毕生的最大幸事。“同舟共济难分手,至死葵花向太阳……”。他退休之日写的一首诗,一片丹心可鉴日月。
我们回顾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口号”中号召全国人民,社会贤达和一切爱国人士“巩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中共中央这一60年前的名唤,使我们看到中共的预见性何其深远,当时提出的各项政治任务,至今日无一不胜利完成。特别是对统一战线和政协工作的创举与实践,其伟大作用与卓越成就光照神州,举世瞩目。“五一口号”进一步显示出共产党的英明与正确,如果用这一号召对照世纪老人江伯玉先生的毕生言行,也使人们看到一个民主人士在建立新中国中所作出的身体力行与奉献,从而对其追求真理的一生感到由衷地敬佩。 (作者刘粤基,民革汉中市委会党员,现年83岁,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