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丽 |
回眸“五一口号”,重温多党合作事业中难忘的重大举措,我们对各民主党派几十年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独创性和优越性。
回顾历史,基本政治制度符合国情、顺应民意。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特点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选择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符合国情,顺应民意,是历史的必然。
19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独立地位逐渐丧失,一步步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为了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上下求索,组党结社,宣传主义,对中国政治统治形式的民主化进行了种种设计和不懈的斗争,但是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的境遇。
中国先进的爱国者通过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启示,深刻地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奠定了中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与之长期亲密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着从中国革命经验和教训中得来的宝贵的政治共识,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敌人,这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把各民主党派作为革命统一战线的联合对象,这才决定了各民主党派在当时政治军事上最具实力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不去选择国民党而是选择了共产党,不去走中间道路,而是坚定地跟共产党走,直至在世界上创造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就需要各民主党派协助中国共产党来处理不同社会集团间的利益差异与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基于伟大的爱国主义,在各个政党、集团和个人根本利益和大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亲密合作,和衷共济,献言献策,身体力行,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求得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这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同目标。
历史和实践雄辩的证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最好的制度安排,具有历史的必然型、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
通过对“五一口号”的历史回顾,进一步地了解多党合作的历史,对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名党员,作为人民政协的一名委员,一定要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中,确立更好地履行参政党智能的理论和实践支点,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一、坚持思想领先,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重大的部署,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人民政协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的行动指南。我们不但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更要对政协工作“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十六字新的定义要加深理解,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任务上来,全力以赴奋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在富民惠民、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人民政协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