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鸽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23条,提出了联合“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伟大号召。受此感召与鼓舞,以李济深、何香凝、宋庆龄等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一个响应中共的号召,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此后,各民主党派群起响应,为新政协的召开积极筹备,献计献策。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发表和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标志着我国各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这是民主党派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也是多党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重温历史,深刻理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自觉的郑重的选择
1927年后,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内的民主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拥护国共第二次合作。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李章达、谭平山等为中央常务委员,并发表成立宣言,主张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和平。民革的成立使国民党各派爱国民主力量联合起来,共同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在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中,民革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切实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主张才能拯救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卓越贡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因此民革和各民主党派把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五一口号”的提出,更使民主党派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彻底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各民主党派的历史也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六十年辉煌成就,证明了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共谋国事,为建立新中国献计出力,一起筹备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组建了广泛代表各方面利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央人民政府,一起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也就是说,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实践的检验,依据自己的国情,最终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稳步推进。民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开拓新的 、多方面的工作领域,民革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新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下,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领导全体党员,团结国内外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民革积极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对国家经济建设、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有3000多名成员担任了中央或地方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的领导职务。在自身得到巨大发展,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各民主党派共同见证了这六十年我们伟大祖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辉煌成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独创性和优越性。
三、继承和发展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顾历史是为了指导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激昂的热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