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五一口号征文专题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五一口号征文专题

“五一口号” 发布历史回眸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0日  人气:

 王   泓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晋冀察军区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又称城南庄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经毛泽东主席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口号共23条,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日,陕北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新华社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广播。5月1日,当日,毛泽东致函李济深、沈钧儒,进一步说明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项事宜。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发“五一口号”。
  “五一口号”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第二天,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即集会讨论,一致认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政治上的必须的途径”,“民主人士自应起来响应”。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王绍鏊,中国致公党陈其尤,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谭平山,无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等十二人发表联合声明,并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盛赞“五一口号”,赞同召开新政协,赞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此后的两个月内,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海外华侨纷纷以各种方式发表通电、声明、宣言、告全国同胞书等,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
  1948年8月1日,毛泽东电复香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要求他们迅速就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时机、地点、何人召集、参加会议者的范围以及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共同研讨。从8月开始,应中共中央邀请,经上海、香港党组织周密安排,华北局、东北局密切配合,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华侨代表陆续从香港及国民党统治区到达东北解放区的哈尔滨和华北解放区的河北平山县李家庄,最后到达和平解放的北平古都,参与新政协的筹建工作。
  1949年1月22日,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谭平山等55人联合发表题为《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的声明,明确宣告“在人民解放战争进行中,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第一次明确提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宗教界、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新政协的召开,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
  民革自1948年1月成立,即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斗争。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多党合作事业和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期,民革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总结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坚决地、自觉地、主动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6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渠道,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未央宫支部广大党员在重温“五一口号”这段历史后,决心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把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使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信念、高尚品质和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保证民革的政治纲领更好地延续与发展。

2页  [1] [2] 下一页 当前1/2页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0169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西新街22号民主党派大楼2层 联系电话: 029-87277173 传真: 029-87277155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