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
1月3日
|
张凤翙、张云山、马玉贵等分兵三路与清军大战于乾州北原。
|
1月7日
|
西路清军占领三水县。
|
1月8日
|
东路革命军和清军激战于观音堂。
|
1月10日
|
曹印侯率敢死队大败清军崔正午部于凤翔西之柳林铺,后清军屡次进犯,均被击退。
|
1月11日
|
胡景翼率部收复三水县城,清军退入甘肃境内。
|
1月13日
|
河南志士刘粹轩等六人,以南北议和不应再战,愿代表赴敌营议和,被杀害于张茅。
|
1月19日
|
东路革命军陈树发、李仲三部与清军战于牛头原、七里店等地,均失利,张钫退保洛南,潼关第三次失守。
|
1月30日
|
西路清军陆洪涛部攻击礼泉县南坊,革命军杨仁天部退守咸阳。
清军张行志部攻占岐山。
|
2月8日
|
清军集中兵力围攻乾州城,张云山率部奋勇抵抗。
|
2月12日
|
清帝宣布退位。
|
2月13日
|
革命军代表雷恒炎赴礼泉十八里铺,面见升允要求议和,被杀。
|
2月14日
|
东路革命军代表彭世安等五人与清军代表赵景清等在泉店议和。
|
2月15日
|
双方代表达成停战协议。
|
2月18日
|
革命军将领张钫和清军将领赵倜、周符麟在吊桥会面,停战协议正式生效。当日,北洋军撤出潼关,革命军进驻潼关,东路战事结束。
清军陆洪涛部占领礼泉,进逼咸阳。
|
2月23日
|
革命军连日在咸阳城外和清军激战。24日晚,清军退守礼泉。
|
2月27日
|
陈树藩率严飞龙部,井勿幕派胡景翼率兵两营,会攻礼泉,连日向清军发动进攻。
|
3月1日
|
略阳光复。
|
3月初
|
陕西女子爱国会成立。
|
3月6日
|
乾州守军张云山与清军马安良部局部议和。
|
3月7日
|
军政府代表张晓山、牛兆濂赴礼泉见升允,商谈议和。升允见大势已去,撤军言和,引兵西去。
|
3月8日
|
张云山和清军马安良部停战协议签字。西路战事结束。
|
是月
|
富秦银行公私合办。军政府发行秦丰军用钞票,与秦丰钞票同时流通。
|
4月3日
|
军政府在西安召开大会,追悼起义牺牲烈士。
|
4月初
|
清汉中总兵江朝宗、兵备道黄浩在城固古路坝天主教堂的庇护下逃离汉中。临时汉中自治公所正式成立。全省光复。
|
4月13日
|
张凤翙在西安枪杀会党首领万炳南。万部参谋韦伯铭同时被杀。
军政府奉北洋政府令改部为司,将八部改为八司,邮、电由中央直接管辖,撤销原交通部。
|
是月
|
陕西临时议会正式成立,杨铭源任议长,刘淦、寇遐为副议长。
奉北洋政府命令:陕西革命军编为两个师,每师辖两旅。张云山为第一师师长,张钫为第二师师长,马玉贵为第一旅旅长,郭胜清为第二旅旅长,刘世杰为第三旅旅长,郭锦镛为第四旅旅长。另外编四旅,旅长分别为万炳南、陈树藩、张仲仁、陈殿卿。
|
6月23日
|
陈树藩、王锡侯、郭希仁、宋伯鲁等发起成立统一共和党陕西支部。
|
6月25日
|
井勿幕等人开会,改同盟会陕西分会为陕西支部,举井勿幕为支部长,张凤翙为副支部长,彭仲翔、宋向辰、张云山等人均为支部负责人。
|
7月16日
|
北洋政府任命张凤翙为陕西都督。
|
8月
|
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合并成立国民党秦支部,选张凤翙为支部长,井勿幕、马凌甫为副支部长,郭希仁、宋伯鲁等为干事,张云山等为评议员。
易俗社等秦腔剧团相继成立。
|
9月24日
|
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订“陇秦豫海铁路借款合同”,出卖陕西等省铁路主权。
|
10月27日
|
原万炳南部在西安兵变,被镇压。
|
是年秋
|
陕西革命党人井勿幕、胡景翼、宋向辰、曹印侯、杨叔吉等出国留学。
|
12月
|
陕西省临时议会选出第一届陕西省议会议员八十四名,议长为刘淦,副议长为王家宾,临时议会宣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