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士官生回到太原都被陆军部委派到新军督练公所任职,姚以价为步操一等督练员。因练兵有方,不久即被新军协统提升为八十五标黄国梁部三营管带(营长)。
同年11月,陆军部奉谕召集各地任职的六期士官生同往北京保和殿会试,由摄政王载沣钤章公布成绩。姚以价考取“上”等第一列,赏得陆军步兵科举人,并授得协军校(少尉)军衔。
此次会试是辛亥革命史上重要一页,意义重大,使全国各地立志推翻满清的200多名六期士官生来了一个大集结总动员,重申在日共同约定的“南响北应”、“东挡西杀”全国起事纲领,并得以互通情报协同发展有利机会。清廷笼络士官生的企图,适得其反。此间姚以价专去向获得“优”等第三名工兵科举人并得授副军校(中尉)军衔的陕西张凤岁羽祝贺,“秦晋之好”,已有新意,彼此心照不宣。
此次会试后,各地士官生均回省在所在新军中掌握了实权。山西黄国梁任八十五标(团)统带官,姚为黄部二营管带,阎锡山为八十六标(团)教练官。
1910年秋,姚以价上书山西巡抚陆钟琦,建言“兵贵精”,并呈陈规划,陆允准。于是他在八十五标挑选强健军士,又在全省各地招募新兵,经过考核甄拔组成了一支126人之多的“模范队”,由姚统领,以德国普鲁士式最新步兵操典,终日进行训练,队员素质迅速提高。
“模范队”正目中士班长杨彭龄,山东人、同盟会员,早年跟随孙中山、宋教仁参加革命,此时奉命来晋秘密策动军运,他与郭登瀛组织姚营模范队九名正中士班长,于1911年元宵节在太原双塔寺歃血盟誓:“扶汉灭清,革清家的命”。至此姚以价属下的“模范队”中隐下一支精锐,在辛亥太原起义中起了重大作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震撼亚洲世界的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相继蜂起响应,尤其是22日陕西新军会党西安起义,推张凤岁羽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的消息传来,姚以价大喜:“张翔初得手矣!秦晋之好,正称此时”。
这时太原城内,风声鹤唳,比之得知武昌首义消息还要惊慌百倍。因为山陕一河之隔,若秦响晋应,后果不堪设想。
10月25日,巡抚陆钟琦召集军机会议,令八十五标二营管带姚以价率兵南下蒲州风陵渡,防堵陕西民军入晋。此乃调虎离山之计。因陆钟琦早就侦知姚以价最具革命激进思想,其属下之“模范队”是山西新军精锐,军中且多有同盟会员,留在省城,终是大患。调之千里之外,可保太原无虞。然凡军队开拔须先领子弹(平时新军各营均无子弹库存,子弹由巡抚衙门直接控制),如若姚营子弹到手不肯开拔,异动难测。更虑荷枪实弹的姚营精锐南下听任姚以价接应同窗好友陕西张凤岁羽联合入晋,后果更是令人不寒而栗。两难之下,生一计称,因军情紧急,令姚营先持空枪开拔,子弹随后发给。姚大怒,发话质问:“世界各国尚未闻队伍出征不带一粒子弹者,随后所送是补充的,出发时决无空手者”!。
陆钟琦理亏无奈,只得允许姚营于28日到城内军装局领取。军装局计有子弹四万余发,姚营士兵取其大半。出城回营,子弹到手,起义大事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姚以价遂邀集亲信军士杨彭龄、张煌、苗文华、崔正春等人密谈,乘机倡议:“我们与其出省,何如在省起义?即可为各省响应,又易引中外注意”。大家赞同,立促发动从速。
此时太原测绘学校学生张树帜,是同盟会员,奔走举义,最为积极。28日到姚营驻地狄村联络,商定起义事,共同认为姚以价胆识过人,精于军事学科术科,有指挥才能,平日训练土兵,倍受拥戴,公推姚以价为起义军军总司令,姚慨然应允:“吾虽薄德鲜能,但值此革命紧要时期,只有当仁不让。”其年2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