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谘议局的合法地位和影响力,同盟会还成功地发动了一场弹劾王毓江的运动。当时的陕西新军督练公所总办王毓江与陕西巡抚恩寿的庇护下,长期把持陕西新军,是同盟会掌控新军的主要障碍。王毓江贪污成性、滥用私人、营规不肃,并为恩寿卖官鬻爵牵线搭桥,民愤极大。1909年冬,陈会亭企图倒王,未能如愿;1910年春,托请陕籍京官参劾,又遭挫折;随后彭仲祥、张聚庭等同盟会员联合军界三十余人,列举王罪状数十条,由省咨议局呈报要求查办理;同盟会又派彭仲祥、陈会亭、马彦翀等人将王控告于陆军部;郭希仁、李桐轩等将王、恩恶行由咨议局上诉北京资政院,要求查办。恩寿在丑行暴露及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只好把王毓江及其党羽十余人撤职。此后,新军中同盟会人得以补缺晋升,新军渐被同盟会所控制。这是在继“蒲案”之后,陕西同盟会人取得的又一次“合法”斗争的重大胜利。1910年3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井勿幕调整了同盟会陕西分会的领导,郭希仁接替李仲特主持分会工作,钱鼎为运动新军的中坚骨干。1910年7月9日,井勿幕、钱鼎、张伯英、邹子良、张云山、万炳南、王荣镇、胡景翼等,号称三十六兄弟,在西安大雁塔歃血为盟,共图大举。实现了同盟会、哥老会和新军三方面力量的大联合,为夺取陕西武装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
景梅九等在陕的山西同志积极地参加了上述活动,“1909年暑假,去蒲城会见井勿幕兄弟,看望郭朗清。众人相偕登城,眺望四野察看地形,交谈起义之事。”【15】他与井勿幕一起联络会党和新军中的革命同志,加紧做渭北的“刀客”工作,使严飞龙等人后来成为民军起义的一支骨干力量,并参加了光复河东的战斗。景梅九还在《教育界》杂志上,发表《不平》、《忠群论》等文章,在陕西知识界影响深远。经过革命党人的努力,陕西革命形势日趋成熟,1910年农历八月,景梅九再赴日本,向同盟会总部汇报西北革命情况,并与宋教仁、景耀月等分析形势,部署下一步的革命活动。回国后,为更有力地鼓动宣传革命,景梅九、程家柽、白逾桓、王用宾等在北京创办《国风日报》,为了办好《国风日报》,革命党人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重大牺牲。井勿幕把家藏古画送到北京变卖,资助办报。【10】井勿幕时有来函,与景梅九通告联系,关注着两省革命运动的进展。
当时各省的革命运动均已蓬勃展开。1910年,宋教仁、谭人凤等为推动长江流域各省的革命运动,发挥同盟会的领导作用,在上海筹组同盟会中部总部。田桐则“鉴于历年党人在边区各省举事之失败,乃主张进行中央革命,擒贼擒王之议,黄兴诸人莫不壮之。”【22】他遂于1909年下半年隐姓埋名潜入北京,一面“创办《国光新闻》以鼓吹革命,并与井勿幕、续西峰、景定成、熊克武等计议,拟集北方革命同志与豪侠之士,袭据京师。因当时清廷戒备甚严,计未实现。”【23】山雨欲来风满楼,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3、武昌首义秦晋两省相继光复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黄兴率敢死队奋战一昼夜,伤亡过重,被清军击败,喻培伦、林觉民等86人死难。井勿幕与吴玉章、熊克武、但懋辛等时在港参加起义筹划准备,【24】后因消息泄露,起义突然提前,他们未能及时赴穗而幸免于难。五月间井勿幕返回西安,即告诉在陕同志:“吾党精英,损失殆尽。若不迅图急进,将来更不易举。长江方面,已有密报,于夏秋之间进行,吾陕亦应由西北发难,冀收南北呼应之效。”【25】井勿幕旋即倾身投入反清起义的拼死一搏。他奔波于渭北各县,往返于西安、北山之间,大小雁塔、省咨议局、健本学堂、公益书局、庙湾牧场、马栏铁矿,到处都留下了他匆忙的身影。八月间派王荣镇赴四川、陈得贵赴山西联络民党,最后敲定川陕联盟,秦晋共举大计。九月下旬,张聚庭从南方带回同盟会总部命令,告知全国,确定十月同时起义,由各省革命党负责组织。井勿幕多次召集同盟会骨干商议起义方案,反复权衡后,决定首先由井勿幕率胡景翼等在渭北举事,钱定三、李仲三、井岳秀等发动西安新军响应。【26】会后,他立即亲赴渭北布置,并派李天佐率数十敢死队员潜入西安,准备起义。临行前,井勿幕将省城大事决定权托付于郭希仁,据郭希仁回忆:“时勿幕亦拟与蔡体平、刘裕如诸党人赴北山,扎根据地。临行与余密约,如他省有事,即飞函相告,当相从计事,勿幕又贻余墨侠二字草章(注二),以为符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