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夏(1914.7),袁世凯免去张凤翙(翔初)陕西都督之职,派其亲信陆建章督陕,进一步打击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陆以残酷镇压革命志士闻名于世,有“陆屠户”之称。陆到陕后,一些昔日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当权者为了个人禄位,对陆阿谀逢迎,祖父深为不满,愤而辞职,加之官场腐败,尔虞我诈,祖父对此深恶痛绝,从此远离官场。
民国四年二月(1915)祖父举家移居北京,住四川营棉花二条。此时说客盈门,一些陕籍政客拉拢祖父支持袁氏复辟帝制,许以高官,均被祖父拒之门外。祖父虽无力阻止袁氏复辟,亦不与其同流合污,宁可鬻字行医.维持生计,决不趋炎附势。祖父收入微薄,仍然支持陕籍反袁志士,在北京棉花二条寓所提供食宿。于右任先生敬佩祖父的德行人品,亲书对联一副,托惠有光先生赴北平相赠,联云:“救国尊今圣,读书为庶民”。希望祖父返陕,共同举兵反袁。此时祖父已无意重返政坛,亦不甘心袁氏复辟帝制,遂以棉花二条寓所为惠有光先生在北京联络党人,提供食宿,建立联络点。后因家中来访人多,不便保密,惠有光移居四川营棉花四条陕西会馆,祖父经常与惠有光在邻近的菜市口大街小有天酒馆,商谈大事,出谋划策。有时祖父会派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的杜斌丞、马师儒前往看望惠有光先生或传递消息,为铲除袁氏重建民国尽微薄之力。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两次为祖父高祖宪(又尼)各颁发一枚三等嘉禾勋章,以表彰祖父为国家所做的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祖父主张全国一心、抵抗外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我的父亲高元白先生携部分家人随北师大附中西迁陕西城固县,祖父和堂姐振玉留在北平家中照顾有病的伯母,此时我的伯父高建白在西北军任旅长,率部在察北南口一带与日军激战。北平沦陷后,日寇侦知伯父高建白在前线与其激战而迁怒祖父,对祖父多次威胁,祖父坚贞不屈,不做亡国奴。1937年9月2日伯母贺淑兰女士不幸病逝,安葬好伯母后,祖父和堂姐振玉即绕道天津乘轮船至连云港,又乘火车经陇海线到达陕西,在城固县与家人团聚,祖父到陕后聘为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员。1943年2月4日祖父病逝于城固江湾村,享年73岁。祖父病逝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坟前的墓志铭由林砺儒先生撰文、黎锦熙先生书丹(祖父墓志铭拓片现存北京国家图书馆)。
1943年6月6日国民政府在陕西省城固县藏经寺为祖父高祖宪先生举行公祭大会,以缅怀祖父对国家的贡献。国民政府委派陕西省临时议会议长宋联奎先生,陕西省民政厅厅长彭君颐先生主持公祭大会,并代表委员长蒋中正先生及省府敬献了挽联、挽幛,公祭大会宣读国了国府褒奖令。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亲自撰文致祭,表达了对老战友的哀思。宋联奎、彭君颐、黎锦熙、林砺儒、袁子仁先生、魏专员等省府和地方的官员、在城固的文化名人、亲朋好友敬献了挽联、挽幛以表达思念之情。
今天缅怀祖父高祖宪(又尼)先生,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是因为祖父这一辈辛亥革命的践行者完成了摧毁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六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制度,更为中华民国建立奠定了基础,开创中国历史上的民主共和政治,实现了中国由王朝体制向民族国家体制的重大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我的心目中祖父这一辈辛亥革命的践行者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所追随的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以及中山先生晚年提出的,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经过百年世界风云变幻映照,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意义依然深远,发人深省。
(主要资料来源:台湾《革命人物志·第四期》、《陕西省志·人物志》、《陕西省志·报刊志》、《陕西省志·行政建置》、《陕西省志·大事记》、《陕西通史·明清卷》、《辛亥革命在陕西》、《陕西辛亥革命》、《宁夏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中华民国政府公告·第十四期》、《民国丛书:西北革命史征·第二卷》《延安地区政务志》《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中国畜牧创造与米丘林学说》、《中中国近代技术史》等) (作者高振祥系民革省委会直属陕西师范大学总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