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日军占领平津后又分四路进犯整个华北,其中一路由平绥线进攻山西。11月8日太原失陷,日寇侵占了风陵渡北岸及黄河东岸,不时炮击潼关、韩城、合阳西岸。西岸守军坚守阵地,阻敌渡河,又凭借黄河天险使敌未能得逞。
太原失守后,第二战区阎锡山部以晋西乡宁、吉县山地为根据,依险防守,打击敌人,禹门及其以下河防由胡宗南部防守,时陆军新编八师蒋在珍部于1938年8月奉令由郑州黄河河防开往韩城,接替陆军第一师严明旅担任了守备南自芝川镇北至师家滩一带的河防,并以禹门为防守重点。
禹门,亦称龙门,地处陕西省韩城市,与山西省河津市毗邻,相传为禹所凿,两岸悬崖绝壁,黄河自中咆哮而下,禹门以上东西两岸群山对峙自成天然屏障。禹门以下河面宽阔,视线良好,很难逾越。
抗战前,禹门东西两岸各建有宏伟的大禹庙。西禹庙建在河中的鲤鱼岛上(今已为铁路公路大桥桥墩),当枯水季节人可步行上岛(即骆驼项),洪水时,则由小舟渡过。新八师接防后,即在岛上构筑步兵轻重机枪掩体,并挖交通壕以连接。东禹庙以东神前村为禹门前沿阵地,东禹庙以北有曲折小路通往东禹门山,经山腹关帝庙,可到山顶云中寺,居高临下,可控制禹门及其以东地区,环山筑有国防工事,它既是禹门河防的桥头堡阵地,又是第二战区,吉县整个防御体系的右翼阵地。所以龙门为我守敌攻的重要阵地。
新八师奉命,从华阴下火车后徒步行军经大荔、合阳到达韩城。师部驻城内,以两个团的兵力守河防,以一个团为预备队,第一团团长彭镇璞守禹门一带。该团一营营长王树骥一个加强营(即配属该营有重机枪,迫击炮各一连)防守禹门口及东龙门山。盘踞河津、荣河的日寇烧杀掳掠,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时,敌人还不时炮击黄河西岸,严重威胁陕西东部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师官兵严阵以待。
1938年12月,山西荣河方面的日寇炮击芝川镇我防御阵地,并意欲渡河,我守军已猜测敌人是想吸引我注意力,而向禹门方面发动进攻。师部命令禹门、龙门山守军王树骥营加强戒备,防敌来犯。12月24日蒋介石在武功召开军事会议,部署第二期抗战的北方军事。所有一、二战区师长以上的将领都参加了会议。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彭德怀及各师长均亦与会。日寇即于此时进攻我龙门及阎锡山部晋西根据地。时师长蒋在珍正在武功开会,乃由副师长朱振民率领参谋熊光煜、胡铁军等及特务连一个排,通讯兵一个班赶赴王家庄指挥所指挥战斗。12月25日至30日,河津方面日寇,以七、八联队藤田大队为骨干,附以皇协军贾子庚、马子平等步、骑、炮四、五千人,大炮二十余门,空陆联合进攻。鬼子兵身着白色伪装在雪地上分两路进犯,一路从神前村欲攻占东禹庙渡口,我军即以密集火力阻击。在王家庄附近的野炮营也开炮给予支援,打退敌人多次冲锋。虽然守卫龙门山麓岩洞的一个加强排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但禹门口阵地始终在我手中。另一路敌人以山顶云中寺为攻击目标,猛攻龙门山。我守军居高临下,利用防御工事,击退敌人十多次冲锋,敌人死伤惨重。我王营官兵伤亡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以云中寺一加强排为最,他们誓与阵地共存亡,全排官兵壮烈殉国。排长耿甲臣(原察哈尔人)牺牲时扔高举右手,高呼“中华民国万岁”!另一位重机枪连长陈**在该连士兵伤亡惨重之际,他从牺牲了的射手接过机枪,扫射来犯之敌,身中四弹,倒在血泊中达三昼夜,在我军收复龙门山后,才被抢救出来。
我云中寺及营部关帝庙一度失守。朱振民乃令第三团第三营冉云翘率领该营翻山越岭兼程前进,由师家滩渡河增援王营,从龙门山侧面进攻敌人。该营会同王营副营长岑立纲等,发起攻击,与12月30日收复龙门山阵地。同时,敌人于12月26日进犯乡宁、吉县阎锡山部。樊村、固镇相继失陷。阎部乃集结山地,凭险防守战斗亦烈。日寇企图渡河进犯西北及扫荡阎部根据地遭到失败后,乃龟缩河津、稷山等地。据当地群众回忆,日寇在河津城城隍庙里焚化尸体达五、六天之久,臭气熏天。12月31日,在西安的苏联军事顾问由西安行营、某副参谋长、第一师师长李文及蒋在珍师长陪同来禹门视察。从坚冰结成的河面走到东岸,在东禹门、神前村战地巡视,并拍了很多战地照片。下午又由朱振民、彭镇璞、王树骥等汇报了战斗经过。他们对禹门战役的英勇战斗和看到的坑道、工事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