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驻守陕西的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部,在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前共有三个师,下辖有冯钦哉的42师,孙蔚如的17师,直属杨虎城控制的西安警备师,总兵力是5万多人。
西安事变结束后,东北军的张学良陪蒋介石去了南京遭软禁,西北军的杨虎城则失去了军队指挥权被蒋派去欧洲考察,当时由于该部队属于地方武装(不属蒋的嫡系),自然装备军饷大部要靠自筹,和其他武装势力有排挤加之陕北共产党的大量渗透等等原因吧,先是驻守同州(今陕西渭南大荔县)冯钦哉率领42师全部并入国民党中央军,稍后是孙蔚如的17师中的王劲哉49旅脱离十七路军投靠中央军。在王劲哉拉走部队的同时,西安警备师下属三个旅中,警备一旅旅长王俊的整个旅和警备二旅的两个团先后宣布离开十七路军投靠中央军。
此时十七路军分出去了不下2万人,部队仅剩3万余人。十七路军的番号随之被取消,他们的领袖杨虎城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他的部队中。
几乎覆灭的42师
冯钦哉部的42师并入中央军后,蒋介石鉴于冯钦哉在西安事变中表现,将该师扩编为第27路军,(下辖42师,师长柳彦彪,169师,师长武士敏),42师原在十七路军中也只属于二流部队,武装装备比起孙蔚如的17师大为不如,和中央军、日军的实力根本是没法相比了。好在42师部队里面还有一批有实战经验的老兵,这让该师仍然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的枪声打响以后,冯钦哉立即率领27路军赶赴华北前线作战,连续参加了抗战中的保定战役和娘子关战役。
保定战役中,27路军和之前的老朋友十七路军赵寿山的17师在同一个战场作战。国军方面先后投入了两个集团军防御以保定为核心的防线,抵抗日军侵华部队中最精锐第六,第十四,第二十师团及第五师团共4个师团的冲击。
保定战役的结果是激战2个月后保定沦陷,但日军为此也付出了伤亡5000多人的代价,大大拖延了日军锐利的进攻势头。当然,27路军并不是保定战役的主角,在其中起到重要的配角作用!
随后的娘子关战役,27路军和兄弟部队也是阻挡了日军关东军20师团的进攻,还曾经将该师团包围。日军被迫抽调109师团才将20师团救出。
在这两个战役中27路军由于装备差,兵员素质也不行,遭受了很惨重的伤亡。但冯钦哉总体指挥是比较成功的,至于伤亡较大,也是中日军队实力客观差距导致的。
1938年,27路军再次改编为14集团军,在晋东和日军做拉锯战。此处也是中共18集团军(八路军)活动的区域,冯钦哉此时还是愿意和中共合作,两军配合也打过几次仗!冯钦哉在这段时间同朱德、彭德怀开始有了私交。
蒋介石看到冯钦哉和中共开始走近的这种情况,1938年底命冯钦哉出任第一战区副司令,由此失去了军权,再也没有直接指挥自己一手带起来的42师。
好在冯钦哉上调以后,蒋介石并没有派自己的黄埔将领接替他。冯钦哉的位置由169师师长武士敏接任,该部再次被改编为98军,下辖2个师。
该军又同日军在山西作战数年,经历了如“九路围攻”、“八次包剿”等战斗,颇有战功。
期间由于八路军和晋绥军在山西经常互起摩擦,实际山西境内国共合作已经名存实亡,两军之间互相敌视。但98军在武士敏的指挥下倒是和八路军相处的很好,双方没有武装冲突。
和日军几年的拉锯战下来,98军也伤亡很重,部队几次大换血,补充了大量新兵,战斗力也有所下降。
最终98军在1941年遇到了建军以来的最大的危机,也就是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晋、豫、陕三省边界,靠近黄河大转折处的北岸,是西安、潼关、洛阳的东北部屏障。华北沦陷后,中条山是中国军队在黄河以北唯一集中重兵据守的防区,成为华北、中原和西北的战略枢纽,日寇要想南渡黄河,进扰西安,威胁陪都重庆,必先占领中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