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这件往事,宋志刚唏嘘不已。他说要不是那位无意中给自己腾出防空坑的警察,他的小命在当时就报销了,所以他觉得那位警察是老天爷派来保他性命的贵人。
其实,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宋志刚又亲历了日机对宜川县的第二次轰炸。这次,日机通过奸细的指引轮番轰炸了正在城隍庙里开会的阎锡山部队的一个指挥部,当场炸死了7名高级军官。事后,阎锡山大为光火,认为奸细一定藏在自己军队内部,后来就听说枪毙了他身边的一名副官。对此,宋志刚也认同地说:“当时阎锡山的那支部队是从秋林的胡稍沟骑马过来的,没人告密和指引,日本人不可能来得那么快,炸得那么准。”
小学毕业后,14岁的宋志刚因为宜川没有中学而打算前去西安。他想,只有继续读书才能为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好的出路,才能更好地践行自己心中的抗日理想。但爷爷和生父却觉得他已经能够识文断字了,家里也无力再花更多的钱来供他,况且他这么小的年纪到那么远的省城西安也实在让人担心,所以就坚决反对他继续上学。恰在此时,宋志刚生父的好友——时任乡长的任志刚来家里串门,他对宋家人说自己年事已高不想干了,愿意举荐宋志刚来当乡长,这无疑让全家人阻止宋志刚上学的决心更为坚定。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宋志刚软磨硬泡,誓死不从。爷爷和生父实在拗不过他,便问他去西安上一年学的费用得多少大洋?宋志刚说有10块就够了,因为他早就打听到西安有些中学管吃管住,学习好的学生还会有大户人家资助。结果,家里只给他筹措到5块大洋。当然,爷爷和生父也想以此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的是,宋志刚为防家人阻止,故意谎称第三天出门,却在第二天就背着事先存放到同学家的行李,一个人踏上了去往省城的路程。
求学路上,恩人鼎力相助
沿着车马稀少的官道,宋志刚迈着两条腿孤身前行,累了就坐在路边歇息一会,饿了就到沿途的骡马店里吃顿便饭。那时候,一毛钱可以让他吃一餐住一宿,价格很是便宜。经过瓦子街、洛川县到达宜君梁时,宋志刚身后驶来一辆向陕北送军粮后返回关中的马车,车上坐着车夫和一位30多岁年纪的军官。看到这个背着行李的少年,军官让车夫停下车问他去往哪里,得知他要走着去西安上学后,军官就让他坐上车说:“我也去西安办事,顺道捎上你吧。”随后,当得知他是宜川人后,军官便自我介绍说他叫李锦耀,是河北保定人,在部队里当炮兵少校,由于在壶口附近驻防过,所以对宜川也很熟悉。然后,李少校又问宋志刚去西安打算报考什么中学?宋志刚说想去兴国中学试试。那晚,两人一起住在骡马店里交谈了很久。次日,又一起从金锁关乘军民混合火车到达耀县,然后又时而坐马车时而步行地前往西安。分手时,李少校给宋志刚留了自己在西安的住宿地址后说:“你如果报不上兴国中学,就到我住的旅馆来找我,如果我不在,你就去东大街上找一个姓李的饭馆老板,他是我最好的战友,会给你帮忙的。”
到西安后,宋志刚去位于现在西大街的一个住宅区找到一位姓袁的校友,向其当陕西省参议员的父亲打听情况。其父说:“兴国中学明天就要考试,不知报上报不上了。”于是,宋志刚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赶了十多里路到离大雁塔不远处兴国寺旁边的兴国中学报考初一。结果,当天报名当天考试后,他因为一些学生家在陕北红区难以前来所留下的空缺而被补漏录取了。当时,为保险起见,宋志刚还报考了学费很高的私立学校——西北中学。
宋志刚说:“我在兴国中学只上了两个星期就不上了,因为学校里不管食宿,我虽然住在姓袁的同学家里,但上学的学生都是8人或16人合伙雇人办灶,一人一月3块大洋伙食费我根本支付不起。这样,在找不到李少校的情况下我就去东大街找他那位开饭馆的战友,他这位战友曾是国军的少将师长,在台儿庄战役中右腿被炸断后装了个假肢,然后又用抚恤金开了饭馆。那段日子里,李老板又管我吃又管我住,一分钱也不要我的。李老板还说当下不是升学时期,他会抽空给我联系其他学校。还说我来自农村,没事就去街上转转,回来晚的话他会派人找我。”